天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一批新物种
TUhjnbcbe - 2023/2/2 22:09:00


  1月7日,福建省*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公布了一批发现的新种,其中无凹带蜉金龟、武夷山毛泥甲、武夷山诺襀、三叉诺襀等4个新种为首次披露。加上体制试点期间陆续发现的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凤仙花、武夷山对叶兰、武夷山孩儿参等5个新种,武夷山国家公园近年来已累计发现11个新种。


  

武夷孩儿参


  为摸清生物资源家底,武夷山国家公园于年4月、年4月分别启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全国20多家科研单位及高校的百余名专家,深入实地调查80余次,全面调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主要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目前,已调查记录高等植物种、脊椎动物种、昆虫种、大型真菌种、地衣77种。

 


  


  武夷山对叶兰


  本底调查中发现的武夷林蛙、无凹带蜉金龟、武夷山毛泥甲、武夷山诺襀、三叉诺襀、多形油囊蘑等6个新种,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公开发表。本次调查还调查到玉兔粘猎蝽、裂小蘑菇、亚洲靴耳等12个中国新记录种以及四川鳞盖蕨、袍波纹蛾、曲星文衣等多个武夷山新分布种。


  


  武夷林蛙(雌性)


  在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方面,调查团队已基本掌握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和分布,发现两栖爬行动物种,其中两栖动物36种、爬行动物72种,圆满完成两栖爬行动物调查。除发表新种——武夷林蛙外,还发现了古氏草蜥新分布记录、中国雨蛙分布最高海拔记录,进一步丰富了两栖爬行动物纪录。

 


  无凹带蜉金龟


  此外,本底调查还记录到了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斑喙凤蝶、南方红豆杉等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白鹇、大鲵、金裳凤蝶、福氏马尾杉、罗汉松等7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


  “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壮大。”福建省林业局副局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林雅秋在发布会上说,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试点区森林植被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达96.72%;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加;地表水、大气、森林土壤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I类标准。


  

武夷山诺襀


  武夷山是我国目前唯一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其中,福建片区规划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拥有.7平方公里未受人为破坏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拥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一批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