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发对“灵农”进行技术指导。(资料图片)
李昌发,今年78岁,靖州藕团乡藕团村人,现任藕团乡老科协会长。因为对菌类的生产与研究产生浓厚兴趣,李昌发种植茯苓、天麻、灵芝、香菇、平菇、银耳等食药用菌。60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些食药用菌的科研、生产、推广上,取得了骄人成绩。
培育健康茯苓
茯苓是一种兼性寄生菌,既可药用,也可食用。白蚁是茯苓的生长天敌,治不好白蚁就种不好茯苓。过去,大家在种植茯苓时为防白蚁侵害,都使用“六六六”等化学农药,难免农药残*,严重影响茯苓品质。
年,在靖州食药用菌协会年会上,县老科协会长潘荣鑑给李昌发一个任务:解决种茯苓不用“六六六”防白蚁的问题,李昌发当即接受了这一任务。
年,李昌发在新厂镇冲嫩村做了栽培试验,采用了一些土办法,在不用“六六六”防治白蚁的前提下,取得了松树蔸原生态栽培成功。
随后,县人大、县科协、县食药用菌协会有关领导到现场参观,并取样带回检验,证实了李昌发种植的茯苓无任何农药残*。第二年,为了证明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李昌发又到藕团乡联系蒋小*、聂新亮二人种植茯苓,并为他们提供了其培育的包菌种和20瓶自制的防蚁液(每瓶毫升)。在李昌发的精心指导下,二人种下的4个松蔸,当年11月,挖得3万多斤鲜茯苓。
培育奇异灵芝
灵芝是名贵的中药材。为了藕团的灵芝产业长盛不衰,培育优良菌种是关键。几十年来,李昌发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致力研究培育灵芝优良菌种。
年,他选育了一个野生灵芝进行分离提纯,培养出菇后再选育提纯,从而得到一个生命力很强、抗杂性能好、高产、高效、有“卖相”的黑灵芝优良品种。年,他将它命名为“发太28”,并将“发太28”菌种托付给国家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保藏。
近几年来,李昌发不断创新培育新品种,探索新栽培方法,又先后培育出了平板大红芝、多层次半球形黑花芝、多层次大红花芝、紫黑芝等品种。其中,紫黑芝可野生室外林下生料栽培;平板大红芝直径可达一米多,鲜芝有五十来斤;多层次大红花芝直径也可达1米,重达25公斤。
年,在李昌发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下,农户李冬用生产的一株特大平板红芝,直径达1.7米。现在,这个特大灵芝已存放在国家世博园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来,李昌发致力于奇异灵芝的培育,掌握了奇异灵芝盆景芝的培育生产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并被国家专利局接受此申请。
年以来,在各级*委*府的引导下,在县工艺美术协会的帮助下,李昌发的奇异灵芝根艺盆景及大平板红灵芝、红花芝、黑花芝及灵芝系列产品,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参加过10次全国性菌业会议及全国工艺美精品展示会,获得“全国农产品金奖”“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奖”“旅游产品工艺大师奖”“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等荣誉,对该县灵芝销售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目前,李昌发对奇异灵芝盆景芝独家进行封闭式保密生产,待时机成熟后,将成为靖州精准扶贫产业和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特色产业。
培育水田天麻
天麻是一种多年生名贵中药材。在人工无性栽培条件下,连续三代以后就会产生生理退化,产量巨减,一级品率骤降,加上大多种植在潮湿、阴凉的山上,劳动强度大,温度、湿度都无法控制,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
为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李昌发在20年前就开始进行天麻新品种的培育与培管方面的科学研究。
他将著名的云南乌麻、云南绿麻等与本地的红麻进行杂交改良,培养出生长快、产量高、质地好的天麻新品种。同时,致力于天麻有性繁殖的研究,攻克了天麻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的技术难关。
针对天麻适宜凉湿润的环境,李昌发大胆探索栽培方式,经潜心研究、反复实践,实现了天麻种植由高山到平地、由平地到水田的突破性变革。
致力技术扶贫
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因栽培灵芝的技术成熟,又有选育、培育了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作保障,从年开始,李昌发就将灵芝种植技术传授给了村民。
20多年来,藕团乡灵芝产业一直坚挺不衰,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很多贫困户迅速脱贫走向富裕。年,在李昌发的协助下,藕团乡藕团村8组村民李冬友获得5万元小额贷款,并指导他种植灵芝菌袋,当年收入8万多元。年,在李昌发的帮助指导下,藕团12组的申荣谦种植袋灵芝,并喜获丰收。
李昌发不仅在本地致力于技术扶贫,还经常应邀到外地进行技术帮扶。年,在朋友的邀请下,李昌发到贵州省从江县西山发展茯苓产生,教他们茯苓栽培技术,受到了当地*府及群众的热烈欢迎。该县还将茯苓生产列入了全县农业发展项目,进而又影响至周边县市。
短短的几年内,松茯苓种植在贵州省黔东南迅速发展起来。目前,贵州的茯苓也成为靖州茯苓加工产业的重要原料来源地。
年,贵州榕江残联找到李昌发,要其帮助一部分能种灵芝的残疾人自助脱贫,李昌发立即答应。随后,李昌发认真负责地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灵芝生长良好。
年,应贵州省扶贫办的邀请,李昌发又去锦屏县平秋做灵芝、天麻栽培技术指导。这次技术培训,贵州共有人参加,并现场指导他们具体操作。目前,他们的天麻、灵芝栽培均取得成功。(本网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