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有这样一个地方
这里有安逸舒适的生活
也有热闹非凡的集市
还藏着许多诱人的美食
它就是
“”
,恬静且闲适
“一五计划”期间,人们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这片原本荒凉的谷地上建造出研发铁路货车的车辆厂,并给予它一个神秘的代号——“”。
年,大批工人来到此处,与车辆厂在这一同生根发芽,随着人们不断地生息发展,基础设施、居民楼、学校、医院挨个拔地而起,直至今日,这里已经演化成一个“迷你城市”。
现在,生活在的人大多都是前车辆厂退休下来的老员工,他们每天在树荫下打打牌、闲谈,享受着优哉游哉的退休生活,无需搭理外界的纷扰,与尘世隔绝。
快活且热闹的集市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提升,人们对赶集的期盼,已大不如从前那般强烈了,而人,却依然保持着对赶集传统的热爱,甚至愈发强烈。
几十年来,每逢周五,农贸市场周围便会开启赶集活动,届时,方圆十里的人们会带着自家的“宝贝”挑着担子拉着车,大清晨就在这里摆起了集市,就连许多远在市中心的百姓,都会特意跑过来凑凑热闹。
赶集的摊位成百上千,售卖的商品更是数不胜数,还有许多市区里买不到的食材。每个摊前都挤满了人,人们交谈甚欢,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嘻笑声,不绝于耳,热闹程度犹如过年前的批发市场,整条巷道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在家畜交易区里,许多人都会把自家的土鸡土鸭带过来出售,而这些鸡鸭通常躲不过被做成人们爱吃的天麻炖鸡和老姜炒鸭的命运。
参与赶集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看起来就一副很好说话的模样,但砍起价来却比任何人都狠,一次次的灵*砍价,让各路老板“亏”到脸都绿了。
对于人来说,赶集不仅是一次普通的购物,还是一次老友畅谈的好机会,更是一次重在参与的传承仪式。
接地气的集市美食
美食在赶集市场里的是最为重要一环,逛累了吃一顿自己喜欢的小吃,吃饱喝足才有精神力气继续逛。
现包馄饨
这位阿姨每天早上都会坐在门口,做现包现煮的新鲜馄饨,只见她灵巧地用小抹刃抹上肉泥在馄饨皮上捣腾几下。不一会儿,满满一盘馄饨就备好了。
现炸小鱼干
新鲜的小鱼,去掉内脏,整整齐齐地放在油锅上煎。炸好的小鱼干香酥十足,细小的鱼刺也被煎的用嘴一抿就断,无论是用来下酒菜,还是当追剧零食,都是很绝赞的选择。
老北京茶油鸭
刚刚出炉的茶油鸭散发出一股清新茶香味,鸭的肉质细嫩,不塞鸭,就连牙口不好的嗲嗲娭毑也爱吃他们家的鸭子。
不可错过的口碑老店
有几家开了数十年老店,虽然这些店开的比较散,但都值得穿过小巷街道去寻觅。
#1老饮食油饺店
这家小店装潢简而朴素,充满着年代感,而正是这样的小店,才藏匿着市井的美味。
掌管这的老板16岁就开始在其他粉店做学徒,出师后,便和妻子开了粉店,运营至今已有40多年。
点上一碗杂酱面,拌匀后,放一筷子在嘴里,咸香甜鲜一起袭来。老板自豪地说,自己做的杂酱都是用了秘制红油和酱油,所以酱炸出来特别的香。
#2无名砂锅粉
在这你可挑不了码子,这家店只售砂锅粉和肉丝粉,11年来亦是如此。
砂锅粉没有过多调味,吃的就是个鲜味,汤底都是由大骨熬制而成,加上几片青菜,看似寡淡,上口却能品尝到山椒的酸辣。
#3元利牛肉粉
元利牛肉粉在几乎人尽皆知,一天里只在早上营业,到了中午便打烊了。
店前就是公交车始发站,去市区上班的打工人们每早都爱来这点碗牛肉粉,粉上的牛肉大块有嚼劲,充满浓郁的酱香味,不仅韧性十足,还不会出现咬不烂的情况。
寻觅生活的本味
漫步走过农贸市场前的同心东路,一路上有绿荫遮天的街道、人声喧嚣的市集、欢呼雀跃的田径场、书声阵阵的学校、波光粼粼的泳池,当然还有数不胜数的各色美食,这些都是属于人的幸福。
如果你周末不知道去哪里打发时间,不妨找个空闲的下午,来这个“世外桃源”逛一逛,和居住于此的人聊聊天,感受人间烟火,和这里的慢时光。
你有来过吗
你小的时候有经历过赶集吗
若是都没有
不妨来趟去赶集一趟吧
株洲去哪吃丨原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