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肿药师话药物药食同源有讲究
TUhjnbcbe - 2021/8/15 20:28:00
彭洋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8/9241917.html

掉头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要进补枸杞、补血就要多吃当归……老百姓的养生食谱上,总有各种各样的中药材。电视台热播的养生节目、网络社交媒体疯转的养生秘诀,被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那么,人们习以为常的“药食同源”有科学依据吗?我们对于“食疗”、“药膳”有哪些误区,让药师来为您一一解答。

“药食同源”有疗效也有风险

滋补中药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治疗虚证为主。进补的对象一般体质虚弱,多为大病初愈、手术后或劳累之后有各种虚证表现的人群,并非人人都适宜。研究发现,传统上认为有药效的食材,可以改善胃肠菌群结构,抑制有害菌群的活跃程度。例如:一个人因糖尿病感到身体不适,多吃点薏仁,身体感觉会好一点。因为糖尿病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给人身体状况带来变化。而薏仁能调节菌群结构,使人体的不适感得以恢复。

但是,“药食同源”实践也存在风险。第一,“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早期被当作药使用。人们发现这些药材比较安全,逐渐当作食品。但“天天吃顿顿吃“,是不是绝对安全,这需要认真评估;第二,“是药三分*”,中药也并非完全“无*副作用”。临床上,也有长期把中药材当食材吃而导致器官衰竭的案例。

药材食疗七大误区须厘清

一些中医专家分析指出,“药食同源”在百姓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食疗意味着可以“盲目进补”。辨证施补是中医使用补益方药的原则。中医将虚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相应的补药也有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等不同类别。如果不加辨证,就容易产生副作用。例如,有些人觉得身体虚亏就服用人参等,以为可以补气健体。而中医专家认为,对阴虚体质的人,人参是不可用的,盲目吃人参,反而消耗阴津,使症状加重。另外,巴戟天、鹿茸是补阳药,阴虚火旺的人不宜服用,若用了则会出现口干舌燥、咽痛便秘、烦躁失眠等症状,甚至会引起口鼻出血;天冬、*精、熟地等是补阴药,痰湿重的人不宜服用,否则会影响食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2肝郁脾虚可直接服用滋补中药一些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由于脾胃虚弱或脾虚湿盛等原因,在服用滋补中药后,会出现消化不良,产生胃胀、腹痛、腹泻、上火以等症状,主要原因是虚不受补。因此脾胃虚弱和肝郁之人需要先调理肠胃和肝脏功能,待恢复良好后方能服用滋补中药。3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也需要进补不少人认为,体弱多病的人吃了补药能够滋补身体,其实对于体质比较好、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来说,没有必要服用滋补中药。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服用含有人参、鹿茸、枸杞子、菟丝子等滋补中药,可能会引起性早熟。但少年儿童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而出现身体虚弱的状况或者平素体质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酌情服用补益药物。4感冒、体内有食积和湿热患者也可以服用滋补中药患者如果有感冒发热,或者体内有食积、湿热,这些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以祛邪药为主,不宜使用补虚药,因此对于感冒、体内有食积和湿热患者,首先要将疾病彻底治愈才能开始进补。5懂“药食同源”,却不懂得药物配伍。药有“性味”之分,“药食同源”的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是对立的。如果不懂得药物的配伍,“寒温”乱用,不仅不会见效,反而可能危害健康。一些正规的药材经过炮制,可把*副作用都去掉或减低,百姓却不一定懂得炮制方法。此外,还有药材的用量,超量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果不掌握这些中药的特点,盲目食用药物,将适得其反。”6滋补中药可以长期大量使用滋补中药也必须依照合理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不能过量使用,否则往往导致过犹不及,反而会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例如,人参能大补元气、益气生津,为补气第一要药,但无气虚证的患者滥补人参,反而会引发头晕、心悸、失眠等症状,甚至会导致高血压病人血压异常升高,带来健康危险。就算有气虚证,但长期大量服用人参,也会出现兴奋、烦躁、失眠、头疼、腹胀、血压升高等人参滥用综合征。因此,滋补中药切忌滥用。7滥用“药物食品”。近年来,“海马酒”、“人参”软糖等药物食品流行起来,长期大量服用可能有害健康;民间还有些人自制“药物食品”用以“保健”,比如,认为甘草有益则长期拿来泡茶喝。实际上,久服甘草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以作为食疗的中药材有哪些呢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提供营养,还能疗疾祛病。根据药品性能和使用目的,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将种中药材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上品

上品无*可食用,比如红枣、人参、薏仁等,可以久服。

中品

中品有小*,经炮制可食用,比如何首乌、麻*、芍药。

下品

下品有*,非治病不用,比如附子、乌头、半夏。

年,卫生部发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山药等86种中药材在列。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增了人参、夏枯草、当归等15种中药材。以下是可用于“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明细清单。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等9种物质按照食药物质管理。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清单

(上下滑动显示更多内容内容)

正确服用滋补中药,还应注意

(1)补益药用于扶正祛邪时,应分清轻重缓急,辅以清热、泻下、解

表等祛邪药物,以防“闭门留寇”。

(2)进补期间,不要食用生冷、油腻、煎炸、辛辣的食物。

(3)注意滋补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滋补中药要在煮沸之

后以文火慢煎,贵重补药需要另煎。

(4)补药通常宜空腹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药师特别提醒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药食同源”药材食材清单,经过了充分检验论证,切勿胡乱食用没有列在清单之内的药材食材。同时,即使清单之内的药材食材也要使用对路,这些药材食材长期食用是否对症、能否达到养生乃至治病的目的,还需要医生指导。

参考文献:

1就业与保障.,10:59-60.

2国卫办食品函()号文.

文/潘莹房财富审核/陈卓佳审核发布/刘韬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肿药师话药物药食同源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