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江排长,你们所过的区域还有没有烟点?没有了。那就成班建制,把队员全部安全带回来。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走快点。”4月23日下午5点,四川省甘孜州森林草原专业防灭火第一大队(九龙大队)大队长江友发手持望远镜,一边紧盯着对面的山崖,一边向队员发出指令。
2个小时以后,88名扑火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步入村庄,他们满脸尘土,身背灭火装备。连续奋战火魔20天,这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扑火队伍,用又一场艰苦卓绝的胜利兑现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庄严承诺。
闻令而动、连续奋战、攻坚克难
4月8日下午,三岩龙乡柏林村一声惊雷响彻云霄,米绒古组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火场位于海拔米悬崖绝壁之上,扑救难度极大。
接到县森防指电话,江友发立即带领前突分队赶赴现场。“每有火情任务,5分钟内必须整队出发。当天由我带领1个通讯班、2个战斗班共计30人,组成前突分队先行出发,副队长带领其余的队员跟进。”
此前,江友发刚刚带领队员经过4天奋战,成功处置了当地另一场森林火灾,来不及休息,他和他的队员又起身奔赴新的火场。
“通讯班配备有卫星图传、无人机、单兵图传等通讯工具,我们前突分队的任务就是快速完成火场侦察,制定扑火作战计划。如果火势较小,这30人也可以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江友发说。
前突分队到达现场后,在火场对岸设立观察哨,并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兵分两路,前往扑打悬崖顶部向西北线纵深漫延的火头和东线悬崖下的下山火线。
4月10日,因大风引发林火爆燃,原本已经得到控制的火势迅速蔓延。省、州、县、乡各级各类扑火力量驰援九龙,展开了地空联合作战。
“那几天都是高强度作战,队员们每天凌晨3点起床、4点出发,背负50斤水,行*3、4个小时到达火场执行扑火任务,晚上8、9点钟才能返回驻地,每天睡眠时间不到4个小时。”江友发说。
地方专业扑火队的队员一般都来自周边县乡,对当地地形地貌非常熟悉,在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时,往往要承担最为急难险重的任务。
4月11日,九龙大队被安排阻击已越过山脊线的北线火头。北线火头位于海拔余米的绒古沟山,按照正常行*速度,需要约4小时才能抵达火场。
4排排长,现年22岁、有着“飞毛腿”之称的邱衣母子,率尖刀班先行到达火场侦察,用时仅2小时。
“攀的是悬崖绝壁,走的是羊肠小道,危险性很大,我们选的都是手脚麻利的队员,他们每个人还背着50斤水。”尖刀班抵达火场后,设立观察哨、选好安全避险区域,提前准确扑火作业。
11日早上7点,九龙大队队员齐聚绒古沟山,先后架设水泵24台,往水囊储水并采用以水灭火的方式扑打火头。江友发作为火场一线指挥员,在火场对面,时刻观察着火场风向、风力变化,一旦有危险,迅速发出指令引导队员撤离。
早上10点,江友发发现之前预设的撤退区域下部着火,有可能对队员造成危险,他立即通过对讲机告诉带队排长,带队排长迅速带领队员脱险。“指挥员的责任就是通过观察迅速做出判断,迟一秒钟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经过多方力量集中攻坚作战,16日下午,三岩龙乡林火基本被扑灭,扑救工作转入清理烟点和火场看守阶段,来自各地的增援力量相继撤回,九龙大队受命继续坚守火场,23日全面完成清理作业。
因林而生、为林而战、战无不胜
九龙县是四川省森林资源大县,全县林地面积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原始森林遍布全境。森林孕育了奇山秀水和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为长江上游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后,九龙县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砍伐,原始林区得以休养生息,森林里的虫草、松茸、天麻、灵芝等资源日益丰富,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据当地老乡介绍,高山地区每户每年仅采集虫草和松茸就能增收30余万,绿水青山就是九龙的金山银山。
然而,跟随绿色资源一同增长的,是这里巨大的防火压力。因为地处雅砻江干热河谷地带,九龙县冬春两季降雨较少,气候非常干燥,强对流干雷暴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加之天然林区多为松树、杉树、栎树等易燃树种,极易因为雷击起火。
为有效应对森林火灾,守护绿水青山,年,原九龙县林业局以临聘的方式组建成立九龙专业扑火大队。时年30岁的江友发出任队长,这一干就是19年。
“扑火工作异常危险,生病、受伤都是家常便饭。为保证队伍的作战能力,我们的队员平均年龄都控制在22、23岁,为全面提升他们的体能、技能、耐力、毅力,平时要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事化训练。”江友发说。
九龙大队的魔*训练远近闻名:6点起床,整理内务,空腹完成5公里越野跑,饭后再进行*事、体能、技能、战术训练,下午进行安全常识、紧急避险培训......在没有扑火任务的时候,这是他们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
此外,还有严格的作战安全准则:要以班建制行进、撤退,班长、副班长就是安全员,负责队伍前后安全;要严格佩戴头盔、口罩、防火服作战,违规的要被罚款;到了火场,要先预设撤退路线和安全区域,绝对听从指挥员的统一指挥。
江友发
19年间,江友发带领九龙大队参加扑火余场。九龙大队从每年驻训8个月的“临时工”到全年驻训的“正规*”;队伍从30人增加到2个中队4个排12个班人;队员的月工资从0元增加到3元;作战装备从简单简陋到逐步配套完善;战队从寂寂无名到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