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的高山、郁郁葱葱的树林、纯净的山水、淳朴的乡亲,这就是我的家乡-云南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镇。做了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来没有赞过那个地方,我去过多数地方都是已破坏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富了一批人,受到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百姓都很麻木,可持续性发展等于一句空话。
但我的老家不同,以县、乡、村干部带头先修复生态环境再发展经济,把当地特产天麻和竹笋发展壮大,有他们的带领,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好*策精准扶贫。
回到家乡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镇,走访几个村了解好多农户,他们都说感谢一位好干部带领他们脱了贫,这位干部就是原小草坝镇书记:彭泽元,是他带领乡亲们找准了方向,老百姓说他为人正直,和蔼可亲,这次去想找到原小草坝镇书记彭泽元,要向他多了解一些保护生态环境再脱贫致富的好方法,可惜彭书记调到县林业局。
没有找到他,彭泽元和其他基层干部,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先修复生态再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这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大多数老百姓都说,有这样的好干部好领导,确实少,百姓不会说假话。
在老家半月时间,走访了小草坝镇管辖金竹,大桥、大雄、小雄、三道等村,在这些地方山上到处看都是竹林杂木树合为一体,把这些山装伴得很美,天然林和人工种植竹子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再培育出古老药食两用,赤箭、(天麻),春冬都有,清明节前后的罗汉竹笋,五至六月的春天麻、刺老鸦、七至九月份的方竹笋、十月至开春二月份的冬天麻等,带动老百姓修复和保护了大自然,大自然一年四季赐予老百姓更多的恩惠,原生药食两用特产发展壮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天小草坝的基层领导以彭泽元为代表的团队,用智慧、准确把握方向,结合乌蒙大山的地理优势,带动老百姓绿化自然,亲近自然,大自然回赠给老百姓每年取之不尽的食物,一年一年走出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作为一个二十多年的环保志愿者,亲自看到地方基层干部亲民、指导有方,为修复和保护生态带动乡亲们脱贫点赞。
做一个环保人,我去过云南一百二十来个市县,多少个县乡镇都有不同的特产,以去过十多个省市,知道全国省市县乡也和云南一样,地大物博,多数县乡都有特产,好食物好产品很多,就是推广不出去,主要原因多数在边远山区,交通条件差,地方基层干部思想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