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而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有时辨证已明,亦有可用之法,却苦于无信手拈来之方药,“经方”、“时方”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而流传至今的精华,应该深入学习,继承发扬,实践运用,出于这个目的,近期准备回顾整理近年临床中验之有效的经典方剂案例,以加深印象,巩固学习。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同一种病不同的人,不同的发病季节,甚至同一个人同一种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都可能用不同的方子,因此“一病一方学中医”,仅仅是为了自我学习和总结,切不可对号入座,形成某方治某病的误区,若能得同行指教,则更不胜荣幸之至。
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头晕证验案
病案:患者楚某,女,53岁,医院住院病人家属,家属因中风偏瘫住院,护理家属期间因高血压,头晕询问于我,因怜其家境困顿,遂自荐给予诊治,患者未到老年,但反应迟钝,语言不利,自诉头晕耳鸣,后枕部不适,口干、口苦,胸闷心悸,纳可,便可,夜眠欠佳,腰困腿软,舌暗红少苔,根厚,脉细数。
眩晕之症内科多见,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缺血,前庭神经炎、颈椎病及贫血等原因导致(后续将专门开设眩晕症专题,再详细介绍),该患者虽有高血压病史,近几日血压控制尚可,但从其反应迟钝,语言不利可知其必伴有脑动脉硬化,脑功能障碍。遂建议应用中药调理数日,病人应允。
中医辨证为:眩晕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
取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方歌:
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
栀子*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宁。
药用:
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30g杜仲15g
川牛膝15g桑寄生15g栀子12g*芩12g
当归15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20g
柴胡12g鸡血藤30g葛根30g熟地30g
3剂,日一剂,水煎ml,分三次服。
二诊:患者诉头晕减轻,耳鸣,后枕部不适好转,口干、口苦,胸闷减,仍心悸,夜眠欠佳,纳食一般,便可,腰困腿软,舌暗红苔*,脉弦细。患者服前药3剂,头晕好转,效不更方,但患者舌苔*根厚,继续按前方去滋腻之熟地,加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木瓜服用。
药用:
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30g杜仲15g
川牛膝15g桑寄生15g栀子12g*芩12g
当归15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20g
柴胡12g鸡血藤30g葛根30g木瓜30g
4剂,日一剂,水煎ml,分三次服。
后病人家属出院。4月24日电话回访,患者诉诸症均消,夜可安卧,全身轻快,电话中患者语言清晰,对答如流,再三致谢。基层病人小病拖大病,大病拖不治多矣,确实可叹呀!
(本周病例分享到此结束,感谢朋友们、老师们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