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听朋友抱怨,说她奶奶参加了一个免费的省内旅行团,结果可见,这群老年人在旅行过程中买了不少东西,朋友看奶奶回来,买了一大堆老年人保健品,花了上万元,实在是有气无处发。
这个旅行团的策划是中老年人保健品公司,他们仗着老年人对养生的重视,招揽了很多老年人加入他们,接收他们日常的推销。这一次竟然以会员福利为由头,组织了二三十人的旅行团队,进行省内免费两日游。保健品公司正是以这次免费旅游为噱头,在旅行过程中推销保健品,以养生,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等老年病为理由,吸引购买。这些保健品很难说有真正的效果,甚至因为不同老年人的体质问题,有些东西本来无害,也会吃出毛病,更别说效果了。而且,这些产品还奇贵无比,动则几千,多则上万。
其实这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父母辈也很多。
前段时间,我爸妈花了元参加了一个重庆达州三天两夜旅游团,旅游团本身是安全可靠的,但是临行前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买东西!不要买东西!不要买东西!结果,父母终究还是买了,而且是花了元买了一堆床被子。推销时候说是皮床单,不用洗,脏了一抹就干净,而且国外要卖一万多。
我也是傻眼了,要知道,我爸平时可节约了,花个50元都舍不得,这次居然一下子给了!我仔细问了他们情况,结果发现,这些旅行商家打着各种牌,先来一个慈善牌,说老板资助了很多贫困地区,接着又打了一个感情牌,说买就送各种麻花、天麻、当地土鸡等给游客。最后,再来一个价格优势,说国外都要卖一万多,今天在这里是自家人送给自家人……
听到这些,对这些洗脑功底实在不知该如何评价。说白了,销售是一种手段,好听高级一些,还能成为一种艺术,这无可厚非。但是结合这些真实情况来说,你得卖好产品啊,价格高或者销售方式都会因为产品的实用与优质而成为亮点,可是,几千乃至上万买几十块成本的保健品,而且还毫无作用,甚至吃坏身子,或者是一些一点都不实用也毫无价值的产品,实在让人无语。
不过回头我也在想,为什么我们千叮咛万嘱咐的内容,长辈们都不听呢?老年人会轻易相信简单的福利,也会轻易相信那些对身体好的说辞,健康问题是老年人的软肋,保健作用背后是他们对舒适活着的向往,甚至往深处去,是他们对死亡和病痛的恐惧,商家正是通过抓住这些对他们加以洗脑。
之前有不少文章说这些销售能打动老年人,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他们孤独寂寞,所以当这些销售说着“蜜语甜言”,对老年人来说,是不可抗拒的,其实在我看来,就算这个原因存在,但是也绝不是根本原因。贪便宜或老年寂寞都不是根本原因,对死亡与病痛的真实恐惧才是。
另一方面,当商家打着各种慈善牌、感情牌,并且还是以旅行团这种群体效应为环境底色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失去坚定的支撑,除非是真的拿不出钱,否则,都会有跟群的效果,再加之各种牌打出来,就会被架在一个高度,下不了了。这时,再吹嘘一下产品各方面的所谓“优势”,也就掉进去了。
这是这类似商家的套路。在旅行中,营造不可多得的购物氛围,抓住弱点推销价格高昂、价值低下产品。
我有思考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抵制这样的商家?彻底拒绝低价旅行团?仔细给长辈说清楚这些套路?抑或是从他们内心的渴望与恐惧入手,让他们接纳人世间的客观真实?
以上这些,大概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彻底拒绝低价旅行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