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拿下亳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英子被日本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暴了。
日本人侵略亳州
英子家在亳州老街,药材市场上开得有个中药铺子,传承了几辈子人,主营硫磺,芍药,天麻,三七之类的药材。
在中国,医药是分开的。亳州是华佗的老家,自古就是药都。也是一直秉承老的传统,医药分家。开医馆的不卖药,卖药材的不开医馆。开医馆的往往是问诊开方,抓药一般要到药铺市场去,所以才有“抓药”一说。而亳州与别处又有些不同,药铺一般以经营特定药材为主,别处的药铺往往大而全。大夫开的方子,一般的在同一个药铺都能抓齐了。有些百年老店,还会准备一些稀奇古怪的药材。比如虎骨,比如狼毫,比如熊胆之类的。但是亳州的药材市场上的药铺子就不同,一个铺子往往只经营一两个品类,比如硫磺,比如天麻,比如主治跌打损伤的三七等。这样一来,生意专而精,不至于把饭都自己吃了,另一方面,如果相熟的顾客,真的要采买的东西多,也可以相互介绍给别的铺子。久而久之,药材市场的铺面往往都成了朋友,乡党,连襟,甚至是儿女亲家。也就成了利益一体的同行。
这英子自小生在生药铺子里,随父亲一起经营药铺生意。英子的父亲是一个老中药材商,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还有一件很奇怪的事,英子的父亲,爷爷,爷爷的爷爷,往上数数十辈子人,都是单传。什么叫单传呢?就是只有一个儿子。到了英子这一辈,偏偏就英子一个女孩子,老父亲为此愁白了头。着急生儿子,就在离亳州不远的庙街花钱娶了一个小老婆,年龄只比英子大四五岁,结果是等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日本人进中国,打到了亳州城,这小老婆肚子也没见有动静。
眼瞅着生儿子没啥希望了,英子的父亲就把所有的手艺和爱恨都放到了英子身上。一方面,教会了英子认识各种中药材,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祖传的秘密由传男不传女到了英子这里就破了戒,谁让自己没有儿子呢。
这个祖传的秘密是什么呢?是一幅方贴。据传是英子祖上从孙思邈那里得到的治疗蛇毒的方贴。作为亳州生药铺子的大老板,开医馆给人治病,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不妨碍自己有秘方。英子的父亲,父亲的父亲,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就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虽然有治疗蛇毒的独门秘方。但是亳州地处华北平原,很少见到蛇,就是有蛇也是菜花蛇之类的没有毒的蛇。很少派上用场。就是有个把毒蛇,亳州人都把蛇看成看家护院的保护神,没有几个傻头傻脑的人愿意去招惹蛇,所以几辈子人都难见到有人被蛇咬伤。
这个秘方,唯一被用过的一次,还是英子的爷爷的爷爷到湖南去收药材。到当地的山里去找人采购野生三七的时候用过。那是清朝咸丰年间,老头子一个人背着药袋叉子,独自到湖南湘西一带去收药材。
有一天,他走到一户山民家里,看到山民家里放了很多的蛇皮(就是蛇脱下的皮)中药上叫蛇蜕,具有治疗小儿癫痫,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疗肿,皮肤瘙痒。这是一味农村常见的珍贵中药材。对于一个药贩子来说,就是宝贝。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蛇皮的珍贵之处。老人家看到这个蛇皮后,就对山民提出想去看看这条蛇,旁边有没有类似的蛇皮。山民闲来无事,就带着老人到了湘西大山里的一个角落里,对着一个碗口粗的洞穴说,蛇皮大都是这周围找到的。
老人虽然对中药很在行,但是对山里的毒虫猛兽了解的终究是少了。再加上自己是外乡人,对本地也不熟悉,急于想拿到更多的蛇皮,就提议能否用铁钩子往里探探。山民不建议这么做,怕大蛇出来伤人。老人家基于老家的经验说,大白天的,蛇不会出来伤人的。但是,他是没有考虑到湘西大山与亳州平原的不同。
铁钩子往下探了不到一米左右,猛然间只见洞里有一团雾喷了出来,山民见状拔腿就跑,剩下老人呆在原地,眼看着那团紫色的雾扑面而来。就在老人伸手挡雾的一刹那。一条紫色花斑大蛇从洞里嗖的一下直冲老人的面门而来。下意识地,老人用手挡了一下,那条蛇直接咬到了老人的手腕上。右手瞬间变得发紫,发胀。
老人在恍惚间猛然惊醒,这是被毒蛇咬了。
作为一个生药铺子的老板,他懂得基本的自救知识。迅速的从药袋中取出一块硫磺,用牙齿磕碎,吐到了伤口上。紧接着,他用左手,从身上拔下了四根头发,又从药袋里拿出三七粉,用火镰子烤焦头发,放到了三七粉里。同时,拿出随身携带的一瓶烈酒,倒进嘴里,口含混着头发的三七粉,一口喷在伤口上。
不大一会,手掌上紫色消退了,紧接着肿胀感也没有了。这时,他查看了一下伤口,足足有小拇指那么大。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毒性。
他坐下来,喘了口气,竟出了一身冷汗。庆幸祖上留下来的秘方救了自己一命。
原来,老人家在危机的关头,用祖传秘方,简化了治疗蛇毒的过程,只保留了基本的技法和原材料。虽然没有精准配药,但是也是见了奇效了。
老人从湘西回来后,就郑重其事地,按照祖上教的法子,通过跪拜,焚香,授尘等一系列仪式,郑重其事地把治疗蛇毒的秘方交给了儿子,他的儿子又如法炮制,并且把祖上遇到的种种奇缘将给了儿子,也就是英子的父亲。这个秘方的传承有两个比较中的地方。
一是,只能传男,不能传女。因为在配药的过程中,需要男人的头发。男人属阳性,可以作为药引子使用。倒不是纯粹的封建偏见。
二是,得到秘方的人,需要谨记,随身携带对应的原始药材。其实这个很简单的,不过是几种常见药材而已。英子经营的药材铺子里都有。不过,像在清末民初,男人带个药搭子到处转悠倒好说,很少见到有女人带个药搭子到处晃悠的。
虽然有以上两条禁忌,但是英子的父亲只有英子一个孩子,没有儿子。总不能把东西给外人吧。经过了深思熟虑,英子的父亲还是决定要把方子传给英子。
不过,英子的父亲没有交代清楚的是,其实除了男人的头发外,女人如果用这个秘方,也是可以的,不过用的毛发需要是女人至阴的东西,也就是女人私处的毛发。作为父亲,自然不能把所有的事都讲。他的本意是先传给女儿,再寻机认个干儿子,收为女婿,再传给女婿。
等到英子十四岁那年,英子的父亲就把英子许配给了同是药材市场里开医馆的李家的三公子,约好到了十六岁嫁过去。
没想到,还没等到英子成亲,日本人就打进了亳州城。
沿街商铺一把火烧光。稍有姿色的女人也被日本人糟蹋了个遍。英子父亲的小老婆,就被拉去充了慰安妇,英子性子烈,不愿意跟着日本人走。被十几个日本人在铺面当街给奸污了。这还不算,日本还强迫药材市场所有人的老板伙计,当街围观,受苦受难的当时除了英子还有十几个人女人。
第二天,药材市场管事的拿了一面锣鼓,一面敲,一面喊。
“亳州遭了灾,女人受了难,这是天灾人祸,就当没看见!”
随着一声声锣响,被日本人强暴的女人,死了七七八八,大都是当街在铺面上上吊而死。英子性子烈,也是要上吊的,但是被他父亲拦腰抱住,拽了下来。
”你小妈已经被糟蹋成鬼了,你再死了,我今后怎么办呢?我们家的祖传秘方怎么办呢?与其自残,不如用手里的刀去反抗。“很难想象,一向文弱的生药铺子老板能讲出这样的狠话。
英子决定不死了。
但是打击还没有完,第二天,英子的未婚夫就找上门来,说是看望,其实是来断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