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喝掉!”
老爸笑眯眯地端来一碗鸡汤,放到我面前。
春节回家,刚走进家门,这屁股还没坐热呢。我望着这冒着热气的一碗汤,递过去一个疑惑的眼神。做爸爸的一本正经的发话了:“天麻,不懂了吧,息风,定惊。”
我还是一脸懵。他只好换了话解释:“嗨,你不是说自己感染后,有头痛的后遗症吗?一天一碗,给你治病的!快喝快喝!”
我笑着摇摇头,内心忍不住质疑这偏方的效果。但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是慢慢喝掉了鸡汤。
内心忍不住开始吐槽,看吧,回家第一件事,各方的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团圆家庭的注解,不能拒绝的父爱和假装乖巧的孝顺。
第二天,我妈问我:“想吃春笋吗?”
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她饶有兴致地跟我解释:“你以前都很爱吃的野生竹笋啊,山上挖的。往年都是春天才发新芽,说是今年因为太干旱了,这次12月份就陆续冒出来了。”
我恍然大悟。春笋嘛,初生竹笋的芽,很是鲜嫩松脆,配上自家熏的腊肉一炒,那就是正宗无比的美味,是小时候每年必吃的时令菜了。后来离家读书、工作,立春时节很难有机会回家,碰不上它冒芽的时节,确实已经很多年没有吃到过了。
我妈接着说:“你去年过年就说,好多年没吃到过。这不是巧了吗,你有福气,今年正好赶上了,一定要多吃点。我明天进山给你采新鲜的……”
她还在絮絮叨叨的,我却不记得自己去年什么时候说过这个话了,说起来的时候想必也是无心的吧。我妈倒是记得牢牢的。
我说:“你还进山里干什么,别把自己累着,去买点现成的就好了。”
我妈眼神都不给我一个,大手一挥,说:“这个你别管。”
我微笑着闭上了嘴。
我妈还在继续自言自语盘算:“挖一茬你先吃着。等你走之前咱们再去弄,到时候你带上一包再走,到上海了还能再吃几顿。”
唉,我动了动嘴,却又没忍心说出口拒绝。得了,就让这沉甸甸的母爱,都化作行李箱的重量让我负重前行吧!
后来离家前,果然,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大包小包的吃的都塞到了我那本就不大的行李箱里。
我爸又掏出一个塑料袋的东西在我眼前晃悠,裹得严严实实的:“天麻,好吧,放行李箱里,带回去接着再炖,你那头痛的毛病,慢性病,得慢慢养。”
这,我回去了也能自己买啊。我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这天麻,看起来宝贵得很,多少钱买的?”
我妈凑了过来,“这药宝贵着呢,买了1斤,块钱。”
我在心里冷哼一声。悄悄拿出手机在网上一搜,得了,差点气出脑溢血!
这中药材,几十块一斤。
我忍不住想跟他们好好说一下这事,正好展开下网购习惯教育,听到我妈继续说:“你爸当时给你炖这碗鸡汤可不容易,炖裂了一个砂锅呢。那新买的砂锅不好掌控水量,水分干了。后来又给你熬上了一锅新的。这些天你爸给你坚持着一天一碗,我都不禁另眼相看了。”
听到这,哽在喉咙的那些话都说不出口了。我爸在那边嘿嘿笑,脸上好像写着“快来夸我用心”。
我的话在嘴边转了一圈,说出口的是:“爸,这么多碗下来,你这手艺还差一点啊。”
爸爸笑了:“那肯定不如你妈。”我妈跟着也笑了。我也笑了。
行吧。就背着这一箱沉甸甸的吃货离开吧。也许他们确实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也许他们给你的爱过于笨拙甚至显得有些不那么聪明,但此时此刻无须多言,这一份爱,永远是这世间独一份的真实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