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高铁站出来,再历经两个小时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的青川县青溪镇落衣沟村蜂蜜指定销售点。
77岁的落衣沟村村民余秀英的摊位上,摆放着十几瓶大小不一的蜂蜜,还有蕨菜、竹笋、枣皮等土特产。“有时候一天能卖出多元,游客们对唐家河蜂蜜很认可。”余秀英家里养了40箱蜜蜂,一箱一年能出10斤左右的蜂蜜,这几年每斤蜂蜜的市场价格都在80元到元左右,整体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小蜜蜂采来甜蜜和幸福
有养蜂技术在手,落衣沟村的村民任议会要比余秀英忙碌得多。任议会不仅自己养了多箱小蜜蜂,还帮村里的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代养了多箱。落衣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勇谈起养蜂产业的时候喜上眉梢:“唐家河蜂蜜的蜜源来自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产品质量达到了欧盟标准,饱受市场青睐。目前全村养蜂收入有万元以上,是小蜜蜂给老百姓采来了甜蜜的幸福生活。”
落衣沟村是紧邻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一个村落,在这里,像余秀英、任议会一样从事蜜蜂养殖的农户大约有户,每户有几十至几百箱不等的蜜蜂。每年5月起,这里的蜂农都会将蜂箱运进唐家河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让蜜蜂就近采集花蜜。
“唐家河内有椴木、盐肤木等流蜜量大、花期长的主要蜜源植物50余种,还有各种野生天麻、党参、杜仲等中草药蜜源,唐家河中蜂又正擅长采集零星花蜜,这就保证了唐家河蜂蜜的品质远远好于其他蜂蜜。”杨勇介绍,蜜蜂的采花活动半径一般在3公里以内,把蜂箱运进唐家河,也是为了保障蜜蜂的活动力和产蜜品质。
青川县蜜粉源植物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有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毛寨、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域内蜜粉源植物多达余种,所产唐家河蜂蜜风味独特、野味浓郁,是纯天然的营养品。年,“唐家河”蜂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自获证以来,青川县立足优势资源,围绕“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养殖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利益联结”发展思路,不断推进中蜂产业发展。年,“唐家河”蜂蜜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年,青川“唐家河”蜂蜜成为四川省首个畜牧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
青川中蜂协会会长王淑娟介绍,通过“统一养殖、统一品牌、统一物流、统一服务”的模式,唐家河蜂蜜迅速跻身高质量蜂蜜第一梯队。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唐家河蜂蜜依托电商线上入驻多个电商平台,青川川申、唐家河野生资源、富乐蜂业、海伶山珍等本地蜂产品加工企业年营业额达万元,唐家河蜂蜜的品牌效应也日益显现,本地培育出“唐家河蜂蜜”区域公共品牌和红石河、念初心、蕊芯堂、古森源等企业自主品牌。
年,青川县全年养殖中蜂9.4万群,蜂蜜产量吨,产值1.26亿元。
“小蜜蜂酿造出甜蜜事业新生活,也托起了乡村振兴的新梦想。”5月20日下午,青川县委副书记张晓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年4月,青川县共有中蜂养殖协会1个、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74个、蜂产品加工营销企业6个,“企业+专合社+集体经济+农户”“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因地实施,全县余户农户靠养蜂实现增收致富。唐家河生态扶贫“小蜜蜂计划”通过蜂旅融合发展,助推中蜂产业转型升级,在乡村振兴中走在了前列。
全链条发展起好示范作用
青川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蜜蜂生存的天然乐园。对于青川县域蜂产业的发展,年5月20日,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吴杰给出了肯定。他表示,青川县高度重视中蜂产业发展,把中蜂产业作为全县“2+3+3”农业特色产业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导产业,实现了蜂农持续增收致富。同时,青川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产+加+销”全链条发展,不断推动蜂旅融合发展,在国内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年5月20日,青川县获授“中华蜜蜂示范县”,再度提升了“唐家河蜂蜜”的品牌价值,壮大了产业新业态,助力推进中蜂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推形成中蜂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在当日举行的唐家河蜂蜜农商互联产销订货会上,12家企业线下达成意向性销售合同万元,活动现场线上销售蜂蜜万元,不仅助推青川和四川省蜂业高质量发展,也搭建起青川与浙江企业东西协作桥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地落实。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对青川的“甜蜜产业”给出高度评价:“唐家河蜂蜜已成为四川蜂业领域一张亮丽的名片。”
区域蜂产业版图“百花齐放”
青川蜂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广元市蜂产业快速成长的一个缩影。
“广元域内蜜粉源植物丰富,覆盖面积达余万亩,发展蜂产业生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年5月20日,广元市政府副市长李昱隆向记者介绍,年,广元全市中蜂饲养量达到15万余群,发展养蜂场(户)余个(户),建成50箱以上的规模化养蜂场余个,实现蜂蜜产量吨、产值2.9亿元。
在广元的蜂产业版图上,已经呈“百花齐放”:“唐家河蜂蜜”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通过位于阿曼苏丹国的中国广元展览馆成功出口中东地区;青川县成功创建为全国中华蜜蜂示范县、四川省成熟蜂蜜生产示范县,实施的生态扶贫“小蜜蜂计划”,辐射带动余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元以上;昭化区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与浙江省龙泉市联合实施“十箱中蜂万元精准脱贫”项目,建成中蜂养殖基地29个、标准化蜂场73个,打造昭化、元坝、柏林沟3条“蜂情旅游线”。
“蜂产业是带动群众实现持续增收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李昱隆表示,广元市将不断推进“蜂业+旅游”“蜂业+农业”“蜂业+健康”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将中蜂产业打造成广元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中华蜜蜂饲养量达到18万群,年生产优质成熟蜂蜜吨,产值达4亿元以上,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奔康的金山银山。
事实上,四川全省有89个县将蜂业作为县域重要特色农业产业,有50个县将中蜂养殖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产业。年,全省蜂群饲养规模稳定在万群左右,全年蜂蜜产量5.3万吨、蜂王浆吨、蜂花粉0吨,蜂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
不错的产业前景让张晓军充满信心:“青川县将继续把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区建设好,把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好,充分利用好‘唐家河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全国中华蜜蜂示范县等‘金字招牌’,加大产业创新,继续引领和带动广元市以至于全省中蜂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