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脱贫攻坚村村道发展多元化,榕江高望
TUhjnbcbe - 2024/3/11 8:43:00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越是接近黔东南州榕江县高望村,寒意越浓。  
  高望村位于水尾水族乡*府所在地西北面,地处月亮山腹地,全村最高海拔余米,最低海拔米,总面积42.24平方公里,全村共辖11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户人。高山低谷,地形复杂破碎,山地特色明显,森林覆盖率为94.6%,耕地总面积亩,其中水田亩。

高望村百亩野生草珊瑚种苗扩繁基地

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口稀少,长期以来,一直阻碍着该村发展的进程。
  栽种水稻、打零工、外出务工......村民们年复一年忙碌着,却赚不了多少钱,贫穷依然深深扎根于高望村。大家都渴望发展,但是现实摆在这里,一切梦想变成了空想。  
  在苦苦摸索的过程中,高望村终于等到了“贵人”。近几年来,高望村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推进,一条条硬化路通向了村民的家门口,村子里“旧房变新屋”,全村基础设施、人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远眺高望村蔬菜基地

目前,高望村已完成建设通村路7.6公里、通组路13公里。“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
  然而,新的问题又接憧而来。如何帮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增收致富呢?产业发展是根本。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后,高望村结合村情和市场实际情况,从今年8月份开始,高望村利用公益林、村民免费提供的场地、流转冬田(主要是莲花白基地),陆续推出养鸡羽、养鸭只、实施种植草珊瑚亩、莲花白亩、天麻10亩。

养鸡基地。姚源芳摄

“村里申请到了财*扶贫资金和瓮福集团的支持共万余元,采取‘*支部+村委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以支部带头发展产业,盘活村里闲置劳动力,多渠道助力村民增收。”高望村*支部书记、村支书韦国胜介绍道。
  跟随韦国胜的步伐,记者走遍了村子的各个角落:鸡漫山遍野的奔跑、啄食;草珊瑚挺直了身姿,为萧索的冬季增添了一丝丝绿意;莲花白在薄膜下泥土的滋养中,茁壮成长;高望村的冬天一片生机勃勃。
  “砍材、整山、种植、管理......,男工一天,女工一天,一整套工序下来,村里已发出六万多元的劳务工资。”韦国胜说。
  “一个月元工资,很可以了。”潘银花是高望村的贫困户,她是养鸡场的饲养员,在她看来,这份工作不仅和平时家里干的活差不多,还能照顾四个孩子。
  在整地、整山期间,高望村贫困户韦克仁通过卖材和其它劳务性收入共得一万四千多元,一下成为“万元富翁”,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我们的销路是畅通的。”韦国胜介绍,草珊瑚由瓮福集团出苗钱,后期管理已经承包给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产生效益后承包方反馈部分利益给村集体;天麻由雷山县世章天麻有限责任公司以18元一斤鲜天麻保底收购;村里正在发动对接黔东南州凯里学院购买莲花白......
  目前,村里已经卖出余只鸡,收入四万余元。同时,该村按照“”模式利益联结贫困户。产业盈利后,除去成本,按照7%的比例分给贫困户、2%分给管理者、1%用来壮大村集体经济。
  此外,为了更多渠道地增收,高望村部分村民还自发零散种植金钩藤、油茶等经济作物。  
  “我们村里产业全部覆盖贫困户户人,现在贫困户已脱贫户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91%,拟于年底出列。”韦国胜说,现在就一心期盼着所有的产业“出道”,让高望村伴随产业发展的东风,踏上稳定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余欢

编辑刘思博

编审杨韬

1
查看完整版本: 脱贫攻坚村村道发展多元化,榕江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