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暴发以来,资本市场争相追逐医药股。
9月,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接近尾声。A股生物医药行业有超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年报,其中,92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占比超60%。
整条医药产业链,站上了加速发展的风口。
看云南,36家上市滇企共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贡献了上半年云南省16.4%的GDP。虽然营收能力不如有色金属板块,但盈利能力极强的医药行业扛起“吸金”大旗。
6家医药行业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净利润达到了31.53亿元。其中云南白药、昆药集团、沃森生物、大理药业、一心堂均实现了盈利,仅龙津药业亏损.65万元。其中,云南白药最为抢眼。
在后疫情时代影响和老龄化趋势下,生物医药行业是否会踏上板块牛市征途?
云南白药近5个月股价涨幅超七成
云南白药8月28日发布上半年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云南白药营业收入.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8.5亿元,分别同比上涨11.48%、9.2%、62.84%,稳坐“吸金王”宝座。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白药今年来股价不断上涨。截至9月1日,盘中最高触及.57元,创下历史新高,其股价在最近5个月内涨幅超过70%,云南白药总市值已超过0亿元。
实力
百年品牌焕发新活力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白药创于年,是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
年,云南白药确立实施云南白药大品牌下多品牌发展策略,现已基本形成大(母)品牌下多(子)品牌体系。
依托云南白药驰名品牌,现有云丰、童俏俏、云健等药品品牌;日子、金口健、朗健、养元青、采之汲等个人健康护理产品品牌;白药养生、豹七、千草堂、千草美姿、天紫红等原生药材及大健康产品品牌。
药品方面,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膏等产品继续占据中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健康产品方面,云南白药牙膏产品市场占有率快速攀升;中药资源产品方面,以冻干和超细粉技术为代表的豹七三七已成为云南省内高品质三七的代表。
年7月3日,云南白药实现整体上市,首日市值以收盘价计算为.93亿元。
主业
深耕药品健康品商业销售收入亿元
云南白药称,年上半年,面对席卷全球的疫情,公司持续深耕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和医药商业等四大业务板块,做好茶品、康养等新业务单元,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从收入构成上看,云南白药的工业销售收入为53.56亿元,商业销售收入为亿元,旅店饮食业收入、种植业销售收入均较年同期有所下滑,分别为84万元、7.5万元。
主力
牙膏领衔日化系强盈利
为打开业绩天花板,云南白药转型日化市场,发力健康业务。
现在提起云南白药,虽然大部分消费者的最初印象是云南白药喷雾剂,但日常“想念”已经被云南白药牙膏占据。目前,牙膏业务已经成为其最大的业务板块之一。
年,云南白药推出主打“防治牙龈出血”功效牙膏。年,云南白药牙膏成为国产品牌销冠。年,云南白药牙膏超过黑人,以20%的市占率成为国货第一牙膏品牌。当年以牙膏为主的健康产品事业部实现营收46.8亿元,成为云南白药净利润主要贡献部门。
同样彪悍的,还有创可贴。研发之初就瞄准老大邦迪高位起跳。针对竞品不含药物的“致命伤”,云南白药打出“含药”旗号,杀菌防感染,更快帮助伤口止血愈合,从而迅速填补“械字号”邦迪的市场空白,快速跻身一线品牌。
云南白药财报数据显示,云南白药旗下众多核心产品占有很高市场份额,气雾剂、创可贴、膏药、牙膏等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的产品的市场份额均遥遥领先。
跨界
加入口罩生产大*股价接连涨
上半年,口罩一度紧缺,云南白药及时跨界,加入口罩生产大*。
半年报中提及,公司取得云南省首张医用防护口罩注册批件,建成4条高标准口罩生产线,产能达40万只/日。推出云南白药泰邦系列品牌口罩,产品类型包括“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自此,我省告别了不能自产高防护级别医用口罩的历史。
云南白药的股价也接连出现上涨。
云南白药今年股价在3月17日曾一度创下68.66元的最低价,此后该公司股价一路稳健攀升,尤其是进入七八月份之后,更是呈现台阶式稳步上涨,截至9月1日,盘中最高触及.57元,创下历史新高,其股价在最近5个月内涨幅超过70%。截至9月1日收盘,云南白药总市值已超过0亿元。
探新
抢占美肤护肤和生物医药*金赛道
对于发展,云南白药还在一直寻找新的出路。
7月30日,云南白药上海国际中心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建设总投资约15-20亿元,运营规模超亿元。主要包括建立白药集团国际运营中心、布局创新研发体系、建设云南白药精准定制肌肤管理平台、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等。
日化行业专家、赛恩资本合伙人夏天分析认为,“云南白药本身的品牌形象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牢固,具有制药背景是其切入功能性护肤品的优势。这两年,功能型护肤品在国内市场逐步被打开,消费者接受度提高,这也给云南白药提供了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云南白药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引入战略合作伙伴,2亿元战略增资下属三级全资子公司大理置业,加码康养项目。
昆药集团半年净利润约2.25亿元
8月20日,昆药集团发布了年半年报,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5亿元,同比下降4.56%,营业收入约为34.24亿元,同比下降8.83%,基本每股盈利0.元,同比下降4.4%。
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口服产品营业收入在医药工业收入中的占比持续提升,达到64.43%;核心口服产品的营业收入继续保持较快速增长态势。
核心
血塞通类产品市占率位列第二
昆药集团的业务涉及医药工业、医药商业、日用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等。但医药制造是昆药的主要毛利贡献领域,占比正在逐年增大。
昆药集团的血塞通类产品作为我国心血管系统产品终端销售额前十中仅有的两个中成药之一,在零售端的比重逐年加大。目前,血塞通在全终端的市占率达26.3%,位列第二。
昆药集团的另一核心产品是天麻素类产品,市占率高达55.1%,稳居首位。在零售端,天麻素产品的二次购买率高,持续购买的客户比例达80.49%,而且品牌流入的客户数多于流出的客户数。另外,作为昆中药的核心品种,参苓健脾胃颗粒与舒肝颗粒在零售端的销售同样持续增长,成为公司口服产品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研发
每年研发创新费用超1.2亿元
公报显示,工业大麻产业链与适用于红斑狼疮的双氢青蒿素片(KY)会是该集团可以期待的两个增长点。
昆药集团在新药研发创新方面投入巨大,已形成昆明、上海、北京、北美“四位一体”的研发格局。近两年每年用于研发创新的费用超过1.2亿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新药研发产品覆盖创新药、高端仿制药、植物药等多个种类,与屠呦呦团队合作开发的双氢青蒿素片更是备受瞩目。
昆药集团透露,适用于红斑狼疮的双氢青蒿素片(KY)正在继续推进二期临床,预计年底前将完成二期患者的全部入组。
沃森生物股价翻倍却增收不增利
上半年,新冠疫情持续、新冠疫苗备受